各地中考

按省/直辖市查询:北京 | 上海 | 天津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 台湾 | 香港 |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阳光中招网 > 中考资讯 > 历史

初中中国现代史要点汇总:伟大的历史转折

来源:www.bingzhei.com 2025-07-23

中考历史

1、伟大的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时间、地址:
1978年12月,北京

2.内容:①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②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策略决策。③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3.意义: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备深远意义的转折。国内从此走上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点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2、改革开放

(一)经济体制改革(先农村,后城市)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第一在农村展开,农民创造了农民创造了包产到户这一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意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打造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明确了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关系,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空前地调动了农民地生产积极性,解放、推进了农村生产力地进步,为工业的进步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国有企业改革--城市1993年11月,中共中央通过《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规定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是打造现代企业规范。此后,大量国有企业积极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出现了邯郸钢铁总厂等一批搏击市场经济大潮的典型。

(二)对外开放

1.1979年7月,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对广东、福建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打折手段。
1980年,国内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打造四个经济特区,深圳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后增设海南经济特区,成为最大的经济特区。意义: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创建成功,有力推进了国内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

2.1984年,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1985年起,相继打造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区域、环渤海区域等沿海经济开放区;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区。

3.对外开放的格局的形成:经济特区沿海港口城市经济开放区中国大陆

热点专题

  • 2021年江苏徐州中考历史考试真题(已公布)
  • 2021年广西百色中考历史考试真题(下载版)
  • 2021年广西梧州中考历史考试真题(图片版)

[中考历史]2021年山东泰安考历史

[中考历史]2023年江苏中考历史试